向着“太阳”,再出发——我国“人造太阳”开启新一轮实验

时间:2024-11-16 09:36:11 来源: 编辑:

2021年的太阳最后一个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董铺水库旁的向着新轮科学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再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再度开机运行。本月初,发国新一轮实验开始了。人造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太阳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告诉记者 ,开启此次实验建立在对上一轮实验结果的实验总结以及对EAST辅助加热等系统升级改造的基础之上,目标是太阳让“人造太阳”向着更“热”更“持久”发起冲击 。万物生长靠太阳 ,向着新轮能不能在地球上造出一个“人造太阳”  ,再出实现人类源源不断的发国清洁能源供应梦想?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核聚变能源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成立了研究托卡马克的人造课题组,并逐步在合肥等地布局设点  。太阳高约11米,开启直径约8米 ,重400余吨,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罐子”——这就是EAST ,汇聚“超高温”“超低温”“超高真空”“超强磁场”“超大电流”等尖端技术于一“罐”,用来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打开凤凰新闻 ,查看更多高清图片2021年4月13日拍摄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建成10余年来,合计超过万人次的中外科研工作者,在这个大科学装置上合力冲击“人造太阳”的梦想,先后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等国际重大突破。在EAST控制大厅 ,每隔一段时间,警报灯闪烁 ,中央大屏幕上开始计时 ,计时结束后 ,左上角的一行数字就会增加。“105689” ,这是记者近日去采访时 ,看到的“人造太阳”的实验放电次数。在今年5月28日凌晨,这个数字还是“98958” ,也正是这次 ,EAST实现1.2亿摄氏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2021年5月28日凌晨拍摄的实验成功后的EAST控制大厅。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过去所里都是把科研人员送到国外深造,如今越来越多外国学者来到科学岛上‘取经’ 。”宋云涛告诉记者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开展“以我为主”的国际合作 ,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研究中心,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交流关系 ,“在5年内将有至少300位世界各地科学家利用EAST开展研究工作 。”探索永无止境,“人造太阳”潜能无限  ,核聚变研究的衍生技术正在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 。合肥的地铁用上了等离子体空气净化器,“质子刀”正成为一项重要的癌症治疗手段。此外 ,太赫兹 、磁悬浮列车、核磁共振等方面的应用正在开展  。宋云涛介绍 ,他们牵头成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一些高能耗企业合作 ,联合开展“双碳”等方面的成果转化 。记者在控制大厅看到了EAST实验运行负责人钱金平 ,21年前他大学毕业“登岛”研究核聚变 ,见证了“人造太阳”从无到有的过程 ,如今又一次过上“朝七晚九”的实验期生活。“目前看,此轮实验至少要持续到明年5月 。”钱金平告诉记者 ,就像运动员跑步,速度是逐渐提上来的,“如今EAST每天实验放电超过百次 ,在不断地升温 、放电过程中逐步检测性能,最终达到最佳状态 。”12月15日拍摄的EAST控制大厅。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目前 ,下一代“人造太阳”——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已完成工程设计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正在建设。如同中国神话传说里的夸父,在宋云涛等科技工作者看来 ,新的一年 ,“向着‘太阳’  ,再出发” 。(记者陈诺、徐海涛)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くのまゆみ(久野麻由美)网   sitemap